居住区的内部环境因素 |
【打印】【推荐给朋友】【时间:2003-9-16】【关闭】 |
1、绿化
在可能的条件下,绿化率(即绿化面积占居住区用地比率)越高越好。最好能推窗见绿。绿意环抱,充分体现现代生活和自然情趣相结合的气息。
2、地势
居住区应该建在阳光充足、空气新鲜、通风顺畅的开阔地带,不应建在周边有较大屏障、通风较差 地势低洼、相对湿度较大的地方,同时,要注意地势高低,尤其要注意对洪水等灾害发生的抵御能力,尽量避免选择地势较低,不易排水而容易受淹的居住区。
3、容积率、建筑密度
容积率是指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物(含附属建筑物)面积与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的比值。建筑密度是指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之和(除特别注明外,计算时一般包括附属建筑物)与该项目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的比率。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大,则周围的空间环境就显得较为拥挤。因此,购房者应注意容积率、建筑密度(即建筑覆盖率)是否符合规划设什的要求,能否满足整个的日照、通风与安全要求。
4、住宅方位、间距
购房者应注意住宅方位、间距是否能满足日照、通风的要求,保证室内外的环境质量,并能创造出丰富多样而有新意的住宅群体空间。楼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符合标准的间距可使住户的隐私,日照和视觉效果等要求都能得到保障。
5、道路、停车设施
居住区的道路应当构架清楚,分级明确,出人口位置恰当,尽可能无大型过境道路。自行车、摩托车停车位的设置应方便隐蔽,应在住宅群落或栋与栋之间搭建车棚。有无今后可以停放小汽车的规划,是否预留可改造停车的场所?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住宅区,小汽车的停车位是否已按合理比例设置?
6.社会风气、治安状况
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内,社会风气加人们的文化素养、文明程度、生活气息、邻里关系等不尽相同,人们崇尚的风格不同,生活准则和生活方式也有区别,与社会风气相联的是居住环境的治安状况如何,有没有治安机构,其管理水平、治安措施如何。如果是居民的素质较高,物业管理较好,居住区的社会风气、治安环境就会较好,就会吸引更多的较高层次的人人住。可以设想,一个居民素质较低,社会风气、治安状况不良的居住区,不可能被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人视为理想的居住环境。
|
欢迎大家到"找房子你我他"畅所欲言!
|
『
关闭窗口 』 |
相关新闻
· 考核室内环境按规范还是按标准
· 厦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
· 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
· 厦门市管理规定
· 买房看环境 |
|
|